为进一步夯实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基础,巩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成效,持续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省生态环境厅组织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研究制订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命名和信息编码规范》《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矢量边界数据采集规范》《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规范》三项地方标准,并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陆续批准发布实施。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命名和信息编码规范》对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命名和信息编码规则、二维码标识进行了规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矢量边界数据采集规范》明确了水源保护区矢量边界划定流程、边界点精度校核、空间数据建库、质量评定等方面的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档案管理规范》规范了水源地环境保护文件材料的档案建立、保管与利用、鉴定与处置等工作内容。上述标准的出台,填补了我省水源地保护领域地方性规范的空白,从根本上解决了全省水源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方法不明确、尺度不一致、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为推动我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科学、高效、精准的环境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撑。

       近年来,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以服务全省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为己任,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支撑为抓手,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涉及的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等各项重点任务,主动作为,不断延伸工作的广度与深度,完善水生态环境相关管理制度,制修订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等,不断巩固提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支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