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甘肃两个并网光热发电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以下简称“自愿碳市场”),完成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登记。这是我国自愿碳市场建设取得的重要实质进展,对推动和激励我国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愿碳市场是我国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符合条件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经第三方机构审定与核查、注册登记机构审核后,可将减排量登记为核证自愿减排量,通过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平台开展交易,获得减排收益。
我省首批两个并网光热发电项目分别为敦煌首航节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敦煌10万千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和敦煌首航节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敦煌1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发电项目。两个项目登记2021至2024年共计4年减排量,合计50.27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按照100元每吨价格计算,减排收益预期可达5000万元。后续将在项目计入期内持续获得减排量,预计将在10年内,年均温室气体减排量约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据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信息,首批已登记减排量项目共两类9个,其中7个为并网海上风力发电,2个为并网光热发电,合计登记的核证自愿减排量共9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预计将在10年内年均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约35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的登记为全国碳市场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一方面为我国控排企业提供了多样化履约选择,有效降低企业履约成本,推动实现碳市场低成本降碳的政策目标;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为减排机理清晰、降碳效果好但减排成本较高的项目提供了额外资金支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我省将继续积极推动并网光热发电企业积极开发CCER,积极推进造林碳汇、甲烷体积浓度低于8%的煤矿低浓度瓦斯和风排瓦斯利用、公路隧道照明系统节能等方法学在我省应用实施,积极开发CCER项目获得减排收益。